在暑期長假里,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帶孩子參與公益行動,在行動過程中傳承優(yōu)良家風。
7月13日,在廈門市海滄區(qū)生活區(qū)的主干道旁,公園和商場內,都出現了志愿者的身影。他們通過開展?jié)崈艏覉@等行動,踐行、傳播環(huán)保理念。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的親子義工服務隊也行動起來,通過騎行的方式,宣傳“低碳生活、綠色出行”文明理念。
義工媽媽首次參與有點激動 提前一小時就到了
暑假不少家長帶孩子參與公益行動。
活動當天安排了騎行宣傳活動,每一輛車上都綁著一面小旗子,上面寫著“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標語。活動要求參與的小義工年齡須滿12周歲,10歲的吳煜棋騎著自己的小自行車來了,不僅如此,他還拉著從安溪到廈門過暑假的哥哥傅錦州一起參加。吳煜棋說,這次最大的收獲,是懂得了騎自行車過斑馬線時,得下車推著走。
13歲的傅錦州說,以前沒有參加過志愿服務,只在書籍、報刊、電視上見過,這次有機會參與,特別開心,覺得參與志愿服務重在行動,并不難。
小義工陳東圻的媽媽也是第一次參與親子義工服務日活動。她說,心情有點小激動,提前一個小時就到了活動現場。穿上紅馬甲后,她感到特別光榮,希望以后還有機會繼續(xù)帶孩子來參與。
公益活動是很好的社會實踐 家長孩子都有收獲
夏日炎炎,活動結束時,每個人都汗如雨下,但臉上都帶著笑容,互相交流活動感受。義工陳海亞說,出行采用騎行的方式,不僅方便,還減少了污染,更重要的是,鍛煉了身體,可謂一舉多得。
“帶孩子參與公益活動,是很好的社會實踐,同時通過服務社會,家長和孩子都有收獲,感覺特別充實。”義工吳金星說,最近剛好沒有出差,特地帶孩子來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孩子雖小,但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懂得幫助他人,也收獲了快樂。
除了本次騎行宣傳活動,一些親子家庭還參與了閩南文化夏令營等公益活動,在活動中傳承耕讀文化,傳播閩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13日上午,海滄區(qū)檢察院的檢察官、嵩嶼街道黨員、社區(qū)網格員也帶著孩子開展?jié)崈艏覉@活動,對海滄大道等道路、景區(qū)的衛(wèi)生死角進行整治,用實際行動帶動居民一同愛護環(huán)境。(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