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
民警和武警組隊在高崎機場巡邏。
在中山路,特警警車隨時待命。
在機場候機大廳巡邏,第一時間處置旅客突發(fā)情況。
六種警力
包括特警、武警、邊防武警、高速交警、屬地公安分局民警、協(xié)警
反恐作戰(zhàn)專班
市公安局反恐處牽頭,110指揮中心、刑偵、治安、網安、出入境、交警等多部門組成
昨日,在高崎國際機場,巡邏民警和武警手持微型沖鋒槍和應急棍,出現(xiàn)在候機大廳;在SM城市廣場,身著黑色制服的特警隊員,攜帶盾牌和微型沖鋒槍,從餐廳的櫥窗外走過……
不少市民發(fā)現(xiàn),街頭的巡邏警力正悄然發(fā)生變化。昨日下午,廈門警方對外發(fā)布信息:即日起,市公安局組織特警、武警、邊防武警、高速交警、屬地公安分局民警、協(xié)警等六種警力,荷槍實彈進行武裝巡邏,全面提升治安防控等級,進一步加強社會面治安管控。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本組文圖/記者 吳俊鴻 吳???/P>
【新變化】 武警民警持槍巡邏 旅客很有安全感
昨日下午,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候機廳,一抹藍色和綠色格外亮眼——他們是在機場武裝巡邏的民警和武警。
武裝巡邏小組由四人組成,一名身穿藍色警服的民警手持微型沖鋒槍,三名身穿草綠色迷彩服和黑色防彈衣的武警,手上除了有步槍,還有應急棍和盾牌等冷兵器。
據(jù)介紹,這種微型沖鋒槍加冷兵器的組合,主要針對暴力事件——如果犯罪分子手持非殺傷性武器,應急棍和盾牌等冷兵器就可以應對;如果犯罪分子持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警方則不排除使用槍支進行壓制。
同時,在廈門北站,市公安局特警機動沖鋒隊(PTU)、集美特警、鐵路特警三支武裝巡邏力量,分別布控在南廣場和出發(fā)層,為旅客編織一張安全網。據(jù)介紹,武裝巡邏從每天早上6點多開始,到晚上12點多動車結束運行為止,不間斷地采用步巡、徒步駐點、車輛駐點等方式巡邏,確保在第一時間處置暴恐事件。
“我們在這里巡邏,更多的是起到一種震懾作用?!币幻鼐爢T表示。記者注意到,武裝巡邏小組在機場執(zhí)勤時,吸引了不少旅客的目光。“看到他們在巡邏,我就覺得特有安全感?!币晃徽谶^安檢口的旅客說。
【新措施】 多部門聯(lián)合反恐 提升治安防控等級
巡邏警力的變化,不僅發(fā)生在機場和火車站。在SM城市廣場和中山路,同樣可以看到荷槍實彈的巡邏警力。
警方對外發(fā)布消息稱,我市將成立由市公安局反恐處牽頭,110指揮中心、刑偵、治安、網安、出入境、交警等多部門組成的反恐工作合成作戰(zhàn)專班;昨起,六種警力武裝巡邏,全面提升治安防控等級。巡邏警力將采取車巡與步巡、流動執(zhí)勤和設卡盤查相結合的方式,對重點要害部位、繁華商業(yè)區(qū)、車站、碼頭、旅游景區(qū)等公共復雜場所和重點路段進行公開武裝巡邏。
警方表示,通過荷槍實彈巡邏,一旦遇到突發(fā)事件,可迅速趕到現(xiàn)場,第一時間制止或處置突發(fā)情況,有效震懾和打擊現(xiàn)行違法犯罪活動,最大限度地提高路面見警率、管事率、盤查率和現(xiàn)行抓獲率,增強市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除了巡邏,警方還將對進入廈門的貨車、長途客車、出租車以及其他可疑車輛,進行重點盤查,嚴查槍支彈藥、危爆物品、管制刀具。
“在公共場所,一旦遇到犯罪分子攜帶殺傷性武器,嚴重危及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警方多次警告無效,可立即開槍射擊。”昨日,一名巡邏隊員向記者透露此次治安防控等級提升的嚴肅性。
【鏈接】
這些區(qū)域防控最嚴
全面提升治安防控等級,哪些地方將成為防控最嚴區(qū)域?警方透露,警力將重點投放于交通樞紐、商業(yè)圈等治安復雜區(qū)域,以及“四橋一隧”、高速公路出口、治安卡點等重要部位。
城區(qū)重點區(qū)域
包括市政府白鷺洲片區(qū)、明發(fā)商業(yè)廣場片區(qū)、加州商業(yè)廣場片區(qū)、枋湖片區(qū)、萬達廣場片區(qū)、SM城市廣場片區(qū)、中山路片區(qū)、廈大南普陀片區(qū)、臺灣街片區(qū)、會展中心片區(qū)、環(huán)島路書法廣場、環(huán)島路白城沙灘片區(qū)、鼓浪嶼片區(qū)等13個片區(qū)。
“火力配置”: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和武警支隊,2名特警加2名武警編成一個勤務組。
交通熱點區(qū)域
包括高崎火車站、廈門北站區(qū)域;高崎國際機場、輪渡碼頭、第一碼頭BRT總站區(qū)域。
“火力配置”:兩個火車站有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和屬地分局特警隊承擔;機場和輪渡等三大片區(qū),由屬地分局和武警支隊承擔,1名民警加3名武警編成一個勤務組,由民警任勤務組組長。
交通節(jié)點區(qū)域
四橋一隧:由各屬地公安分局負責,武警支隊配合。
各高速公路出口:由高速交警支隊負責,邊防支隊配合。
部分市際卡點:由各屬地公安分局負責,邊防支隊配合。
橋隧及治安卡點:以設卡武裝盤查為主,以2名民警加3名武警、3名協(xié)警編成一個勤務組,每組設組長1名。
【記者手記】
亮出鋒芒
●本報記者 黃圣達
關注公共安全的市民,近期或許會注意到這樣幾個細節(jié):
2月底,廈門警方新組建的特警PTU亮相街頭,配備95式突擊步槍和92式手槍,確保第一時間快速處置突發(fā)性案件;
3月初,市公安局啟動“加彈”槍法特訓,從局長到一線民警,全員按高標準參訓;
“五一”小長假期間,警方每天調集武警、特警和派出所民警,500余名警力屯于街面,荷槍實彈開展24小時治安巡邏;
5月25日起,我市啟動“六警聯(lián)勤”,這可能是近年來廈門最高標準的一次反恐治安行動。
一系列“組合拳”,被外界視為“主動式警務”的覺醒——過去,坊間曾認為警察帶槍很危險。這種認識帶來的直接后果是,警察面對犯罪分子時縮手縮腳,生怕開錯槍、打錯人。有槍不能帶、有槍沒子彈,甚至有槍不會開、有槍不敢開。警務模式趨于被動,受傷害最大的,是老百姓。
以“武裝巡邏”為標志的治安防控等級全面提升,亮出了廈門警方的鋒芒。這樣的鋒芒,與國際通行的警務理念接軌——當下國際社會的主流看法是,讓警察“刀槍入庫”給公共安全帶來的風險,要高于誤傷之害。當然,前提是警察必須合法用槍。
老話說得好:對犯罪分子仁慈,就是對人民犯罪。不以霹靂手段,怎顯慈悲心腸?
為廈門警方亮出“鋒芒”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