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廈門市各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調動群眾力量,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實現(xiàn)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到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讓文明之花處處開,文明新風潤人心,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海滄
全民參與志愿服務 構建“15分鐘文明實踐圈”
漸美,漸漸變美。走進海滄區(qū)海滄街道漸美村,文化墻、小公園等一系列環(huán)境提升工程讓漸美的“面子”變得更美,與此同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接連不斷的文明實踐活動也讓漸美的“里子”越來越美。
在漸美村幸福食堂,愛心媽媽志愿服務隊的媽媽們抄起掃帚,提起水桶,展開細致全面的清潔志愿服務。忙完了食堂清潔,媽媽們又自發(fā)走進各條小巷,撿拾垃圾、鏟除“小廣告”、勸導占道經營。
另一隅,孩子們也積極參與文明實踐活動。6日下午,每周六一次的漸美村兒童議事會將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記者了解到,本期的主題是“垃圾分類”,20多個孩子將圍繞這一主題分享經驗、展開探討,為文明創(chuàng)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事實上,漸美村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只是海滄區(qū)先行先試推進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海滄以街道和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載體,推動各類資源整合、下沉,孵化組建22支各具特色的專業(yè)志愿服務隊,著力構建起“15分鐘文明實踐圈”,讓群眾擁有了門前參與文明實踐的“溫馨港灣”。
同安
搭建線上線下平臺 推進文明實踐活動
“磁鐵可以吸引什么物品?”“空氣有重量嗎?”……10月30日上午,“高山上的閱讀”系列活動在白交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志愿者們深入高山,用現(xiàn)場教學、互動體驗等方式,為同安區(qū)蓮花鎮(zhèn)軍營村、白交祠村的30多名孩子上了一堂科學啟蒙教育課。
近年來,同安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創(chuàng)新建設“中心、所、站、陣地崗、實踐崗”五級文明實踐陣地為架構,搭建“線上+線下”實踐平臺,推動文明實踐與文明創(chuàng)建同步發(fā)力,讓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志愿服務蔚然成風。
“高山上的閱讀”就是同安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線下品牌活動之一。此外,該區(qū)還充分運用“高山黨校”“雙溪講古場”“社區(qū)朗讀亭”等線下載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及移風易俗宣講和心理輔導等活動,有效促進文明實踐零距離。
今年8月,同安區(qū)一批低保、殘疾、計生特殊家庭、困難老人等通過“銀城微心愿”項目,領取到了由愛心人士捐贈、愛心快遞配送的物資。
“銀城微心愿”項目依托同安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云平臺運行。平臺集教育、管理、服務、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群眾可通過平臺“微心愿”“百姓點單”等模塊發(fā)布心愿或認領心愿,基層實踐所(站)可發(fā)布活動,志愿服務隊伍可招募志愿者……
“百姓需要什么,文明實踐就做什么。同安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云平臺破解了以往‘服務’與‘需求’兩張皮的問題,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更貼近群眾、更有成效?!蓖矃^(qū)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同安全區(qū)已成立志愿服務隊1000余支,注冊志愿者超過6.5萬人,形成了“一群人、一件事、一條心、一起拼、一定贏”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文明實踐+文明創(chuàng)建”生動格局。(廈門日報記者 林岑 羅子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