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候車大廳為過往旅客提供站臺指引等志愿服務。
廈門網(wǎng)訊(廈門晚報記者 呂嘉捷)春運已至,許多高校學生紛紛收拾起行囊,踏上返鄉(xiāng)路。但是,有這樣一群學生志愿者,默默地守候在火車站里,為返鄉(xiāng)旅客提供服務,以實際行動響應共建“愛心廈門”的倡議。這些志愿者中,有不少是“00后”。
陳梅嬌和王奕茹都是福建農(nóng)林大學的學生,今年已是她們服務春運的第二年。昨日,她們跟往常一樣在廈門站候車大廳里“站崗”,為過往旅客提供站臺指引等志愿服務。她們說,有了去年的經(jīng)驗,今年做起來更得心應手了。
口音重的老人不會用手機查車次志愿者耐心溝通幫忙
陳梅嬌今年讀大二,前幾天學校一放寒假,她就迫不及待地來上崗了。她說,廈門火車站現(xiàn)在實行電子客票,沒有紙質(zhì)車票了,不少對電子設備不熟悉的老人很需要幫助。昨天上午,就有一位老奶奶要坐車到龍巖,但是不會用手機查看車次、檢票口等信息。老奶奶拿著手機和身份證,很著急地邊說邊比畫著,但是口音很重,陳梅嬌聽不太懂。陳梅嬌很耐心地跟老奶奶溝通,好在自己說的普通話老奶奶聽得懂。原來,老奶奶的車票是家人幫忙買的,車票信息截圖已經(jīng)發(fā)到她的手機上了,可是老奶奶不太懂得使用手機。
陳梅嬌說,當時她幫忙查看了老奶奶的手機,發(fā)現(xiàn)手機沒有信號,有車票信息的截圖一直加載不了。她只好帶著老奶奶到自助售取票機上打印了購票信息單,上面有車次、座位號、時間等信息,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臨走前,老奶奶還專門拉著她的手說:“小丫頭,還好有你?!标惷穻烧f,這讓她覺得特別暖心。
聾啞人跑錯站獲得幫助
臨走時對她豎起大拇指
王奕茹和陳梅嬌是同一個學院的同學,兩人都是通過學校報名參加志愿活動的。
有一件事讓王奕茹印象特別深刻。去年春運,她也是在廈門站做志愿者。有一次,一名中年男子急急忙忙地向她跑過來,拿著車票一直用手比畫著,神情很著急,但是不說話。一開始,王奕茹覺得有點奇怪,后來才得知對方是聾啞人。王奕茹不懂手語,于是拿起手機示意對方用手機打字溝通。男子明白了,拿起手機打字。原來,他買的是從廈門北站出發(fā)的票,卻跑來了廈門站,不知道要怎么坐車去北站。王奕茹打字告訴他可以坐哪一班公交車或者BRT,在哪一站下車。
之后,男子匆匆忙忙就走了,出站前突然轉(zhuǎn)過身來,給她豎了個大拇指。“當時,我特別開心,我也能幫助到別人?!蓖蹀热阏f,那種感覺特別奇妙。
“雖然我們每天要從早上8點站到下午6點,但是能幫助到別人,就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一點也不覺得累?!标惷穻烧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