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商報訊(記者 吳斯婷)今后從海滄進島,或者從島內去海滄,除了海滄大橋外,還可以選擇走海底隧道。第二西通道計劃年底前開工,2015年底建成通車。
第二西通道是連接海滄區(qū)和湖里區(qū)的市政通道,位于海滄大橋以北約2公里處。
第二西通道起于馬青吳冠立交,在海滄大道與擁軍路交叉口附近進洞,以隧道形式穿越廈門西海域,在象嶼碼頭14#泊位附近“潛入”本島,繼續(xù)以隧道形式沿興湖路前行,下穿石鼓山立交后,在火炬北路爬出地面,并逐步高架,跨越成功大道與枋鐘路銜接,過金尚路后落地,再通過隧道下穿云頂路和環(huán)島干道。再往東,還可通過規(guī)劃中的第二東通道跨越東海域,與翔安南路銜接。
在島內段,第二西通道將通過幾個半互通立交,與嘉禾路、成功大道、環(huán)島干道等順暢銜接,將來從第二西通道進島,有多個出口可供選擇。
據(jù)介紹,第二西通道路線全長約7.8公里,其中隧道長約6.4公里,跨越海域寬約2公里。
第二西通道共有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
目前,第二西通道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已完成多項前期審批工作,預計今年11月底可具備開工條件。
市規(guī)劃局透露,第二西通道將成為廈門島向西對外聯(lián)系的重要通道,可連接廈成高速和廈漳跨海大橋,也是廈門島北部組團到海滄馬鑾組團之間的主要通道,東渡港和海滄港之間貨運聯(lián)系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