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14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易福進 張向陽)動輒幾億、幾十億、甚至幾百億,金融資產交易在交易市場 “金字塔”頂端。而很快,隨著“海峽金融資產交易所”即將成立,廈門也將站上“金字塔尖”。
昨日,廈門的“兩岸金融中心”建設再傳捷報,廈門市人民政府與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下簡稱“北金所”)合作備忘錄正式簽署,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 “海峽金融資產交易所”將落戶廈門,成為兩岸金融中心的重要一員。
“東南西北,其實,在北金所的未來五年規(guī)劃中,一開始并沒想到來廈門?!北苯鹚麻L兼總裁熊焰坦言,正是“兩岸金融中心”的感召、廈門市委市政府和思明區(qū)方面的誠意及高效服務,使得北金所在短時間內做出決策,并決定落戶廈門。
資料顯示,北金所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專業(yè)化金融資產交易機構,于2010年5月30日正式揭牌運營。其雖是一家新機構,但做的是絕對的大買賣——— 在成立后的第9天,其第一單業(yè)務,便是華融120億金融資產正式掛牌,并承接了中國產權市場有史以來掛牌金額最大的股權項目,合計85.86億元。
對于這一交易所的使命,廈門市副市長林國耀表示,將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使交易所立足廈門,輻射周邊,成為海西重要的金融交易市場。
據介紹,未來有關兩岸的金融資產營銷、公告、交易,信貸資產營銷、公告、交易,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以及其它標準化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的咨詢、開發(fā)、設計、交易和服務等,都有望在這一交易所里先行先試。
“這等于給兩岸的金融資產交易,搭建一座橋。”君龍人壽執(zhí)行副總經理李勵雄表示,目前,兩岸金融資產要素的交易,還有諸多限制,但有了這樣的交易平臺,兩岸業(yè)者可以一起進一步“破冰”。
延伸閱讀
“兩岸金融中心”建設捷報頻傳
簽約的、來訪的,個個都是兩岸金融界的“大腕”。從4月11日,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建設指揮部正式揭牌以來,廈門的“兩岸金融中心”建設可謂捷報頻傳。
引人關注的是,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兩岸金融中心”成為了廈門市委書記、廈門市長等主要市領導的重要工作議題。昨日的備忘錄簽約,原本市委書記于偉國要親自到場見證,因議程安排臨時取消。
事實上,就在6月10日晚,海峽論壇召開前夕,市委書記于偉國、市長劉可清專門會見了交通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一行,雙方表示將“攜手推進兩岸金融中心建設”,胡懷邦當場鼓勵廈門分行在離岸金融、航運金融和跨境人民幣結算等方面先行先試。
早在胡懷邦到訪前,總部同樣位于上海的浦發(fā)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吉曉輝到訪廈門,其第35家省級分行在廈門正式開業(yè);更早前,中信銀行股份公司黨委委員、副行長蘇國新,來廈表示將把中信集團更多的金融產品和業(yè)務引進到廈門。
不僅大陸金融業(yè)者積極響應,這也引起了臺灣業(yè)者極大的興趣和關注。4月19日,寶來證券投資顧問公司董事長姚彥豪率臺灣金融財經海西參訪團來廈,成為第一批前來淘金的臺灣業(yè)者;5月20日,市長劉可清會見中華兩岸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廖萬隆一行,表示將攜手打造兩岸區(qū)域性金融服務中心。
不僅如此,據悉,中國進出口銀行設立廈門分行也已獲財政部批準,國家開發(fā)銀行廈門代表處升格分行已經總行董事會通過。廈門多家銀行機構已經著手調研離岸金融和兩岸資金清算業(yè)務。
“目前在談的金融合作項目有數十個,前來考察調研的境內外金融機構更是絡繹不絕。”有分析人士表示,廈門市委、市政府打造“兩岸金融中心”的決心和努力,超乎外界預料,也因此吸引了一大批金融業(y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