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wǎng)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nbsp;制圖/張平原)您可能想象不到,您的一個小小舉動,就可以化解垃圾圍城,促進資源循環(huán),減少終端處置,改善人居環(huán)境,讓人們身體更健康。垃圾分類對個人來說,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對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而言,將是一次美麗的蛻變。如今,在廈門,垃圾分類已經(jīng)成為城市的新時尚,市民參與分類的氛圍日漸濃厚,為了進一步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升市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認識,本報聯(lián)合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帶您一圖了解垃圾分類。
廈門有哪些垃圾處置設(shè)施?
廈門市生活垃圾處置,按區(qū)域劃分建有本島后坑、東部翔安、西部海滄3個垃圾處理基地,形成了集垃圾填埋、垃圾焚燒、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有害垃圾處理為一體、比較完備的生活垃圾處置配套設(shè)施體系。
●填埋場1座
庫容729萬立方米,擬新增填埋庫容1277萬立方米。
●焚燒廠4座
規(guī)模2850噸/日,正擴建焚燒規(guī)模1500噸/日。
●綜合處理廠2座
規(guī)模1000-1300噸/日,正改造一座、綜合處理規(guī)模1200噸/日。
●大型垃圾轉(zhuǎn)運站1處
將從日轉(zhuǎn)運600噸改擴建成日轉(zhuǎn)運能力4000噸。
●工業(yè)危廢處理中心1座
年處理能力4.65萬噸。
●大件垃圾處理廠5座
鏈接
垃圾分類我們還能做更多
在家中:
盡量避免外賣、購買過度包裝商品等,減少一次性垃圾的產(chǎn)生;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則可以累積一定數(shù)量后,再投放至小區(qū)指定投放點;將還可以使用的舊電器、舊衣服,贈予有需要的人。
在單位、學校:
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廢紙、草稿紙,故以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類為主進行分類,同時注意紙張雙面用,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等。
在食堂、餐館:
就餐時,自帶餐具,吃多少點多少,不剩飯不剩菜,做好食物殘渣與餐巾紙的分類。
在商場:
自帶環(huán)保布袋,購買可重復使用的耐用品,購買大包裝或簡易包裝的商品。
在酒店:
自帶洗漱用品、拖鞋、自帶水杯,做好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類投放。
在公園、街道等場所:
減少飲料消費,做好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類投放。
垃圾分類常見誤區(qū)
大骨頭
不屬于廚余垃圾
●像螃蟹、大骨頭、海蠣殼等,雖然是由飲食產(chǎn)生的垃圾,但也難以腐爛、發(fā)酵,故放進其他垃圾,進行焚燒處理。
●一次性外賣餐盒不應混入廚余垃圾,應與廚余垃圾分開投放。
受污染的紙張
不屬于可回收物
●一些受到污染的垃圾(受污染的紙張等),應放入其他垃圾。
●飲料瓶、牛奶瓶等飲料包裝,應將其中的液體倒掉再投放。
●電子產(chǎn)品目前已屬于可回收物,不屬于有害垃圾。
大量裝修垃圾
不屬于其他垃圾
●水溶性太強的紙巾使用后被污染了,難以回收,屬于其他垃圾。
●受污染的一次性塑料袋應放入其他垃圾,進行焚燒處理。
●大量的裝修垃圾按建筑垃圾專門收運。
5號7號電池
不屬于有害垃圾
●電池的歸類應視情況區(qū)別,5號、7號電池屬于無汞電池,可丟入其他垃圾,進行焚燒處理。
●充電電池應該放入有害垃圾。